从试管婴儿到基因编辑:辅助生殖技术发展历程

2025-10-24

医乐联系方式-20241029-2.jpg


一、萌芽探索期(17–19世纪)

  • 1677年:荷兰科学家 Leeuwenhoek 首次用显微镜观察到人类精子。

图片


  • 1779年:意大利生理学家 拉扎罗·斯帕兰扎尼(Lazzaro Spallanzani) 首次在人类之外的动物(母狗)身上成功实施人工授精,并得到幼崽。这是人工授精技术从概念走向实践的里程碑。

  • 1827年:德国学者 Karl Ernst von Baer 发现哺乳动物卵子,为辅助生殖奠定基础

图片
  • 1838–1839年:德国学者 施莱登(Matthias Schleiden)施旺(Theodor Schwann) 提出 细胞学说,确认“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”,间接推动了对生殖细胞与生命起源的研究。

  • 1878年:英国生物学家 沃尔特·希普斯(Walter Heape) 首次在兔子身上进行了 胚胎移植实验,成功使胚胎在代孕母兔子子宫内发育,为后来的胚胎移植和体外受精提供启示。

  • 1890年:英国妇科医生 Walter Heape 进一步提出了 “体外胚胎学”概念,并尝试研究哺乳动物胚胎的早期发育,算是最早涉及人类辅助生殖思路的科学探索。

  • 19世纪中期:人工授精(AI)开始用于动物实验。

图片

中国进展:

  • 1930年代–40年代:在部分高校(如北京大学农学院、南京农学院),已有学者开始学习和引进国外的人工授精技术,用于猪、牛等家畜繁殖研究,虽然规模有限,但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系统化研究奠定了基础。

  • 1950s:中国部分科研机构尝试人工授精在动物中的应用,如陈家镛团队成功冷冻公牛精子。


二、人工授精与精子冷冻(20世纪上半叶)

  • 1909年:法国首次报道人类人工授精案例。

  • 1930年代:欧美逐步建立起 人类人工授精临床实践的伦理和医学讨论,部分国家开始有限度应用于不孕症治疗。

图片


  • 1949–1953年:人类精液冷冻保存技术突破,美国报道首例用冷冻精子妊娠成功。

  • 1940–1950年代:家畜繁育中,冷冻精子技术逐渐标准化,人工授精在牛、猪等经济动物生产中大规模普及,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与方法学。

中国大陆:

  • 1950年代后期:陈家镛、刘纪美等科研人员推动下,动物精子冷冻保存取得成功,为畜牧业繁殖和人工授精的推广奠定基础。

  • 1960–1970年代:部分医学科研单位开始探索人类人工授精(AIH, AID),虽然技术条件有限,但已尝试用于部分不孕症患者。

  • 1957年:动物精子冷冻保存成功。

  • 1970年代: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的三甲医院建立 早期不孕症诊治中心,人工授精开始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展开。

中国台湾地区
  • 1970s:台湾地区的部分大学附属医院(如台大医院)开始借鉴欧美人工授精经验,用于治疗女性排卵障碍及男性少精、弱精的病例,逐渐积累人类辅助生殖的临床经验。

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
  • 1970s末–1980s初:香港部分生殖医学中心及大学研究机构开展 动物人工授精与冷冻精子实验,为后续试管婴儿(IVF)技术引入做准备。

  • 同期,香港学术界已开始密切关注英国剑桥团队在体外受精(IVF)方面的研究进展。



三、体外受精(IVF)与冷冻胚胎(1978–1980s)

  • 1978年: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 罗伯特·爱德华兹(Robert Edwards) 与外科医生 帕特里克·斯特普托(Patrick Steptoe) 成功迎来了全球首例试管婴儿 Louise Brown 的诞生。这一突破开创了辅助生殖技术的新纪元。

图片
  • 1980年:澳大利亚研究团队(Carl Wood 教授团队)实现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,使 IVF 技术进入全球推广阶段。

  • 1983年:澳大利亚首次实现 供卵 IVF 婴儿 的诞生,突破了女性卵巢功能障碍患者无法怀孕的局限。

  • 1984年:澳大利亚 Monash University 团队成功诞生了全球首例 冷冻胚胎婴儿(Zoe Leyland),标志着人类生殖医学进入了“胚胎保存时代”

  • 1980s中期:IVF 技术逐渐扩展到亚洲、美洲及欧洲其他国家,形成了 辅助生殖国际化浪潮。

中国大陆:

  • 1984年: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(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,张丽珠教授团队)正式启动人类 IVF 研究。

  • 1988年3月10日:大陆首例试管婴儿 郑萌珠 在北医三院诞生,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“试管婴儿时代”

图片
  • 1988年:中山医科大学(现中山大学)团队成功诞生中国首例 冷冻胚胎移植婴儿,仅比世界首例晚4年,显示中国在该领域已快速追赶国际水平。

  • 1980年代末:北京、广州、上海等地相继建立 IVF 临床研究基地,逐渐推广试管婴儿与胚胎冷冻保存技术。

中国台湾地区:

  • 1985年:台湾大学附属医院迎来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

  • 1987–1989年:陆续开展 冷冻胚胎移植研究,并在短时间内成功应用于临床。

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:

  • 1985年: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联合玛丽医院,开展香港首例试管婴儿项目。

  • 1986年:香港首例试管婴儿成功诞生(仅比台湾晚1年)

  • 1989年:香港诞生首例 冷冻胚胎婴儿,使香港在亚洲地区率先进入胚胎保存的应用阶段。

  • 1980年代末:香港私立与公立医院纷纷建立 生殖医学中心,引入冷冻保存、显微操作等技术,快速与国际接轨。



四、显微操作(ICSI)与胚胎植入前诊断(1990s)

  • 1990年:英国 Hammersmith Hospital 报道全球首例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(PGD) 成功案例,用于检测囊胚的 X连锁疾病,避免遗传病患儿的出生。

  • 1992年: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(Vrije Universiteit Brussel, VUB)报道首例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(ICSI,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) 成功案例。ICSI 技术突破了以往 IVF 对精子数量和活力的要求,使严重少精、弱精甚至无精症(取睾丸或附睾精子)患者也能成为父亲。

  • 1993–1995年:ICSI 技术迅速推广至欧美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家,成为男性不育治疗的里程碑。

  • 1990s后期:PGD 技术逐渐扩展至 染色体异常、单基因遗传病、性别选择(医学指征) 等领域,为生殖医学与遗传学结合奠定基础。

中国大陆:

  • 1992年:中山医科大学团队成功迎来大陆首例 冻精婴儿,证明冷冻精液长期保存的可行性。

  • 1994年: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(北医三院)成功诞生大陆首例 供精婴儿。

  • 1996年:大陆首例 ICSI 婴儿 诞生,中国在显微操作技术上与国际基本同步。

  • 1999年: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成功实施大陆首例 PGD 婴儿,使中国进入遗传学辅助生殖新阶段。

  • 1990年代末:多地建立 精子库(如北京、上海、湖南等),为后续人类辅助生殖的供精、冻精、遗传筛查提供保障。

中国台湾地区:

  • 1993–1995年:率先引入 ICSI 技术并应用于临床,解决了部分严重男性不育病例。

  • 1996年:部分中心开始开展 PGD 与胚胎遗传学筛查实验,重点针对地中海贫血、血友病等高发遗传病。

  • 1990s后期:台湾逐步建立了 IVF + ICSI + PGD 的综合不孕症治疗体系。

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:

  • 1993年:香港迎来首例 ICSI 成功案例,成为亚洲较早开展该技术的地区。

  • 1996年:香港部分生殖中心率先尝试 PGD 技术,主要针对 X连锁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,开创华南地区遗传学辅助生殖先河。

  • 1990年代末:香港建立了 胚胎冷冻保存与遗传筛查的联合应用,为后续卵子冷冻与第三代试管婴儿(IVF+PGD/PGS)奠定了技术基础。



五、第三代试管婴儿与精准生殖(2000s)

  • 2000年代初:显微操作与基因检测结合,第三代试管婴儿(IVF+PGT) 技术逐渐普及。

  • 2000年:国际上首次提出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(PGT) 概念(由 PGD、PGS 衍生而来),应用范围从遗传病筛查扩展到染色体数目异常检测。

  • 2003年: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,使胚胎遗传学检测具备更加精准的基因基础。

图片
  • 2005–2008年:玻璃化冷冻(Vitrification)逐步取代传统慢速冷冻,极大提高了卵子和胚胎的复苏率,成为全球主流的冷冻技术。

  • 2000s中期:社会冻卵、捐卵、代孕 在欧美、部分亚洲国家兴起,同时引发伦理与法律争议,尤其在女性生育自主权与“辅助生殖商业化”之间产生激烈讨论。

  • 2008–2009年:美国、欧洲部分生殖中心开始尝试 全胚胎染色体筛查(aCGH,后发展为NGS),为个体化精准生殖奠定基础。

中国大陆:

  • 2001–2003年: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率先开展 卵母细胞冷冻与ICSI结合 的研究与临床应用。

图片
  • 2004年:国家卫健委(原卫生部)出台 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》,首次从法律层面对辅助生殖进行全面规范,明确禁止商业代孕、性别选择(非医学指征),规范了实验室与临床应用。

  • 2005–2009年:PGD/PGS 技术逐渐在北京(北医三院)、上海(仁济)、广州(中山大学附属医院)等中心推广应用,主要用于染色体异常、地中海贫血等高发遗传病筛查。

  • 2007年:国内部分生殖中心开始应用 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与胚胎,提高冷冻胚胎复苏率。

  • 2000s后期:各地逐渐建立 人类精子库 与 辅助生殖实验室规范体系,中国进入“规范化+精准化”的生殖医学阶段。

中国台湾地区:

  • 2002年:《人工生殖法》通过,允许捐精/捐卵,明确规定非婚姻或单身女性不得接受人工生殖(限制性较强,但首次将辅助生殖纳入法律体系)。

  • 2005年:部分医疗中心开展 社会冻卵试点,为未来生育延迟提供技术储备。

  • 2007–2009年:逐步引入 PGT 技术,主要用于地中海贫血与染色体异常家庭。

  • 2000s末期:建立了 辅助生殖伦理委员会,对捐精、捐卵、胚胎保存年限进行规范。

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:

  • 2002年:香港卫生署发布 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指引》,首次从监管层面对生殖中心、医生资质、患者权益进行规范。

  • 2005–2010年:香港大学医学院、养和医院等中心引入 PGT 技术,并结合遗传咨询服务。

  • 2008年:香港部分私立中心引入 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技术,为跨境辅助生殖患者提供服务。

  • 2000s末:香港逐渐形成“公立医院规范化生殖医学 + 私立医院国际化生殖服务”的双轨模式。



六、AI与个性化生殖医学(2010s–至今)

  • 2010s

人工智能(AI)开始用于 胚胎影像识别与优选,帮助胚胎学家减少主观差异。

大数据与机器学习被引入 IVF实验室管理,提高操作流程标准化和成功率。

干细胞与人工配子研究进入加速期:科学家在动物模型中利用干细胞诱导形成“类卵母细胞/精子细胞”,为未来的生育力保护和不孕症治疗提供新方向。

  • 2016年:英国通过世界首例 线粒体置换疗法(MRT),帮助避免线粒体遗传病母婴传播,引发国际关注。

  • 2018年:中美团队报道 “胚胎编辑”研究,围绕CRISPR-Cas9 在胚胎中应用的伦理与科学争议全球爆发。

  • 2020s

AI结合生殖大数据用于 胚胎发育预测、移植时机优化,部分平台(如EmbryoScope+AI)在欧洲、美国投入临床。

基因组学、单细胞测序等技术与PGT结合,进入 全景化胚胎筛选 时代

社会冻卵 在欧美国家成为趋势,职场女性推迟生育的现象增加。

跨境辅助生殖 需求上升,形成全球产业链。

中国大陆:

  • 2012年:PGT(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)在北医三院等中心广泛应用,显著提升胚胎种植率,减少遗传病风险。

  • 2015–2018年:多中心报道“玻璃化冷冻卵母细胞”成功率接近新鲜卵子,为肿瘤患者及高龄女性保留生育力提供保障。

  • 2019年:中国辅助生殖周期数量突破 100万例/年,居全球前列。

  • 2020年:国家卫健委发布新版《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规范》,强化合规监管。

  • 2020–2022年:部分辅助生殖治疗(如不孕症相关检查与用药)逐步纳入医保试点;社会对“冻卵权”展开讨论,涉及单身女性合法化问题。

  • 2022–2023年:肿瘤患者的 生育力保存(卵巢组织冷冻、卵母细胞冻存) 被更多三甲医院应用。

  • 前沿探索:

部分团队尝试利用 AI进行胚胎形态学与代谢学综合评分。

国内企业研发 国产胚胎成像+AI筛选系统,减少对进口设备依赖。

中国台湾地区:

  • 2015–2020年:

PGT与玻璃化冷冻成为常规,多家中心建立“卵子银行”,方便捐卵与保存。

通过法律,允许 社会冻卵,成为亚洲较早开放的地区之一。

  • 2021年:修订《人工生殖法》,扩大不孕症夫妻受益范围,部分遗传病可通过 PGT 规避。

  • 2020s:台北、台中等地的生殖医学中心引入AI胚胎筛选技术,与国际保持同步。

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:

  • 2010s:

多家辅助生殖中心引入AI胚胎选择与冷冻技术,胚胎冷冻存活率提升至90%以上。

PGT逐步普及,主要应用于遗传病高风险家庭。

  • 2017年:香港医学会发布伦理指引,强调禁止商业代孕,严格规范跨境患者治疗。

  • 2020s:

辅助生殖政策进一步细化,跨境生殖需求增加(尤其来自中国大陆高净值家庭)。

个性化生殖医疗发展,部分中心引入 全基因组测序结合PGT,实现更精准的胚胎筛选。



七、总结

辅助生殖从 精卵发现 → 人工授精 → IVF → ICSI → PGT → AI与干细胞,历经 400 年发展。

  • 国际:技术成熟、应用广泛,进入精准医疗与AI时代。

  • 中国大陆:1988年首例试管婴儿至今,技术规范化、规模化,PGT、冻卵、医保覆盖逐步推广。

  • 中国台湾地区:1980s起试管婴儿落地,2000s建立完整法规体系,PGT和社会冻卵技术成熟。

  •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:1980s起试管婴儿落地,PGT和AI技术逐步普及,医疗政策严格监管。





正文到此结束


【免责声明】本内容旨在科普生物医学知识,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仅用于非商业传播,版权归原作者或版权所有者所有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。文中涉及观点不代表我们的立场,也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,仅供参考。




医乐联系方式-20241029-2.jpg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
微信加粉
添加微信